最近,俺总是整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给某人吃。而且,吃饭时,总是神经兮兮地让人家放心,说什么俺做的菜没放毒。嗨,我这是多么地居心叵测呀!说得自己都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似的,都怪这两天总盯着朱令中毒案看,搞得人都神经了。幸好,某人比较大条,否则还不被我折磨疯了。这是什么老婆啊,吃个饭也让人不得安心。 昨晚,俺炒了个马齿苋。本来是想炒个鸡丝马齿苋,结果切工不够好,炒出来就成鸡片了。百度上称,马齿苋的功效为清热解毒,利水去湿,散血消肿,除尘杀菌,消炎止痛,止血凉血。主治痢疾,肠炎,肾炎,产后子宫出血,便血,乳腺炎等病症。外用:新鲜马齿苋取汁水,用于治疗湿疹皮炎类急性红斑渗出期,具有收湿止痒、清热消肿的作用。可用于化妆品皮炎、湿疹、特应性皮炎、脂溢性皮炎、激素依赖性皮炎、膀胱炎、其他过敏性皮炎见红斑、丘疹、渗出,水肿、疼痛、瘙痒者。看到这条,我乐了。这两天脸上突然胀出了两个小丘疹,有点疼,而且痒,何不拿来一试? 看到好多菜谱,炒鸡蛋,煮粥等等。正好家里有鸡胸,看到网上大家都是凉拌,鉴于奥斯陆执着的冷天气,我还是妥协一下,做个热炒菜比较好。否则,是怪菜,某人可能吃不多,做成凉菜,自己也不愿意吃,岂不是白费心思? 还是遵循懒人的简单原则,先在鸡片上撒点盐和胡椒粉,用面粉(本人懒得想不起买淀粉)稍稍拌一下。油热了以后,把鸡片一片一片滑入锅内。直到两面都泛白了,盛出,把锅洗尽,再次热锅放油,大火快炒马齿苋一会,然后加入之前炒得半熟的鸡片。错!即使我炒了很久,马齿苋也没有变烂。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父母对我讲得马齿苋的故事。“真得不怕热呀!”我一边感叹着,一边对某人讲这个美丽传说。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,人间有十个太阳。它们每天一个出来,一个落下,轮流着,各不相扰。后来,十个太阳对这种日子过厌了,便不顾人间死活,“轰”地一声,一起飞上天空,把大地烤焦,禾苗晒枯。人们被阳光刺得睁不开眼,热得喘不过气,连身上的血都快熬干了。 这人间灾难,惊动了天上的神箭手后羿。后羿非常同情人间,于是从天上来到人间,拉满弓,搭上箭,瞄准天上的太阳,“嗖嗖”一连九箭,只见天空一团团红光闪亮的东西往下掉,掉进东海,沉到海底去了。接着,后羿想射出第十只箭,谁知天空一下黑了下来,天气逐渐变冷,第十个太阳找不到了。后羿感到很奇怪:我只射了九个,还有一个太阳到哪里去了呢?他找呀找,怎么也找不到。 原来这第十个太阳是太阳中最小的一个。他见九个哥哥一个个身沉海底,吓得脸变黑,浑身发抖,赶快找藏身地方。急忙间,他突然发现地上有一丛很茂盛的野菜,便掉下来不顾一切钻进去。说来也怪,他刚钻进去,这丛野菜马上长高长大了,把它前前后后、上上下下遮住不漏缝,这样,天当然黑下来了。 这个太阳在野菜中躲了三天三夜,实在闷得很,便悄悄露出脸,探看外面动静,于是,天慢慢亮了。 在这二天三夜又黑又冷的日子里,后羿也感到人间一个太阳也没有是不行的,就把剩下的一只箭扔进了东海,回天上去。 躲在野菜丛中的那个太阳,得到这个消息,高兴得手舞足蹈,一跃而起,露出了整个身子。人们拍手欢呼:“太阳出来 了!太阳出来了!” 过后,这个太阳打听到救自己性命的那丛野菜,名叫马齿苋,定要报答它救命之恩。 从此,太阳见了马齿苋,就露出笑脸。不管阳光如何厉害,照到马齿苋上,它总是蛮舒服的,再干也干不死它。它开着小花,好象对着太阳笑。 故事的前半部分大家讲得情况是一致的,关于十个太阳害人的事,后半部分则有了差异。一个是太阳在求教时,并不知道马齿苋的名字,下面这则讲的是太阳知道马齿苋的名字,如“哎呀,要杀死我了,马齿苋大哥,快救我呀!”剩下的一个太阳向马齿苋呼喊。马齿苋突然想到,太阳十个太多,人们的日了没法过,如果没有太阳,大地黑咕隆咚的,人们的日子还是没法过,应该把太阳遮掩起来。 而且后来,是百鸟把太阳叫出来的。 太阳被遮掩后,天空一片灰蒙蒙的;太阳受到惊吓,一连好几个月不敢露面,河流结成丈把厚的冰,大地变得荒凉起来,鸟儿的羽毛都冻撒啦,成群的野兽又乘机袭击人类,老百姓不用想过上一天安生日子。 这时,一只领头的凤凰发出了集合令,乖乖,一刻工夫,百鸟都到齐啦,它们商议着如何请出太阳来。黄莺打了头阵,它自以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歌唱家,它对着马齿苋骄傲地唱了起来,不料太阳不肯出来;接着,画眉、云雀、八哥、斑鸠、鹦鹉一个个亮起了嗓子,太阳仍然没出来;它们只好来个“百鸟朝凤”,十八般武艺都使了,太阳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。 最后还是大公鸡向马齿苋讨教,才得到“窍门”。大公鸡向马齿苋那边鞠了三躬,谦逊地高叫了三遍,声音虽然不是十分美妙,但却充满了真诚。太阳被感动了,慢慢地从马齿苋叶子里露出了笑脸,大地充满了生机。 从此,马齿苋与太阳结下了生死之交。夏天,其它作物经暑热烤晒,就枯萎了,而马齿苋不要紧,再热再大的太阳,它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,始终充满着活力。 自己吃完了,今天还打电话通知我姐,说吃马齿苋的种种好处,让她赶紧去尝试。 沙茶豆腐干炒西芹是意外的收获。说实话,我虽然小时候在农村长大,吃过很多野菜,但是迄今为止,吃马齿苋,还是头一次。我自己也不敢保证这个菜能让人吃下去,所以想到豆腐干炒芹菜。这里的都是西芹,我想用普通的芹菜也没有什么差别。与以前的炒法不同,这次我用了沙茶末和李锦记的豉油鸡汁。炒出来颜色靓丽,而且味道鲜美。 先把油豆腐切成小薄片。然后,在炒锅里放油和沙茶末,待油也沙茶末混均了,放入豆腐片,两片煎至金黄挂着红油,放入芹菜片,倒入一两勺豉油鸡汁,大火快炒至收汁。也可以中火炒得豆腐片吸足了鸡汁。如果喜欢吃生一点的芹菜,可以大火快烧,或者后放芹菜。如果喜欢吃炒得熟一些的芹菜,可以中火慢炒。我喜欢生一点的,而且芹菜颜色也好看。 结果,就是这个菜抢了风头,我们俩争着吃这个菜。另一个菜,某人明显没那么大的热情。我觉得吃起来蛮好的,有一点点苦,跟在油里滑过鸡肉蛮搭的,不觉得油腻,而且马齿苋吃起来不粘,脆生。
Archive for May 7th, 2013
炒不烂的马齿苋(炒鸡片)与沙茶豆腐干炒西芹
Posted in 圣诞礼物——52道新菜 on May 7, 2013 | Leave a Comment »
用心做出来的菜才好吃VS.腊味土豆饼和紫苏焖鸭
Posted in 圣诞礼物——52道新菜 on May 7, 2013 | Leave a Comment »
出国以前,我几乎不会做饭,像我曾经多次提到过的。母亲从来就是一个人包揽了家务活,我们姊妹很少会被母亲吆喝到跟前,学做菜。母亲的理念是,树大自然直,到了需要做饭的时候,自然会做,不需要教和练的。 不管她说得有没有道理,总之,我就是那个不会做饭的人。严格说来,就是那个对做饭不讲究的人。离开家乡,在北京天津工作学习十五年,从来就没想着要认真的做做饭,练练厨艺。那时候,不是食堂,餐厅就是小吃店,自己做饭,也不过是炒个青菜,西红柿鸡蛋,煮个方便面,粥或者速冻饺子等半成品。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还会包饺子,这也许与小时候的耳濡目染有关。 来到挪威,住学生公寓,学生城里没有像国内那样的食堂餐厅,有大师傅,只要有钱,就可以一日三餐不用发愁。这边的每个学生都要自己做饭。一开始,也不过是胡乱做点米饭,炒点青菜,填饱肚子而已,根本就想不到要按照菜谱,或者去认真地研究怎样做饭。 当时有个来自天津的女孩,她教我怎样做英式早餐,我只记得她说英国人喜欢喝红茶加牛奶,对身体很好的。我最受益的还是另一个来自四川的女孩,她是第一个教我做菜的人。我还记得,她第一次教我做咖哩鸡,我管ruccula 叫鸡毛菜,后来成了我俩的专用词。看着她一步一步地解释,先放油,再加入咖喱粉,炒香了,加入牛奶。然后,告诉我加入什么,如何烹调,如何配菜,尤其是先放什么后放什么会影响菜品的味道,说得头头是道。我才恍然大悟,原来做菜有这么多学问,而不是像我以前那样,做什么菜,都是先热了油,然后放葱姜蒜,然后放肉片,然后放青菜。 看着我吃惊地瞪大眼睛,无不艳羡地赞不绝口,而又难掩自己的羞愧之情,感觉过了那么多年,前半辈子白活了。她开始安慰我:我也跟我妈学的,我妈跟我说过,做菜就在于用心。只要是用心去做,都会做得好吃的。没有什么定式,可以自己发挥的。你也不用自卑呀,你做的白菜炒鱼饼,也很好吃呀。 那天,我在做紫苏焖鸭的时候,就犯了这样的大错误。没有好好地按照菜谱去做,更确切地说,我自己犯懒。因为菜谱上建议是先把鸭片或者鸭块炸了,然后,与紫苏快速翻炒。结果,我自作聪明,觉得鸭子已经很肥了,用油炸了,会很肥腻,就稍微翻炒一下,便与紫苏叶一起放在砂锅里,放在烤箱里慢火烤着。紫苏被烤烂了,鸭子的味道也没了,结果就有些苦,很难吃。 腊味土豆饼,做得还算认真,先把腊肠外面的肠衣剥了,然后切成小丁,在锅里先炒得半熟了。土豆擦丝后,放入面粉,盐和葱花和炒好的腊肠丁,拌均。把网上的菜谱做了一点修改,没有放蛋清,也没有用特殊的面粉,只是在面粉里放了一点发酵粉。最后,在平底锅里倒入适量的油,把拌好的土豆饼原材料,一小团一小团地逐个放出锅内,用木头炒勺搨平,一面煎好,再翻至另一面,等两面都煎成金黄色,便可出锅了。由于这一次比较有耐心,没有把一大盆面团直接扔进锅里,而且掌握了用油量和火候,所以每一个都煎得很好。吃起来,也很开胃。可能是我用的腊肠是在越南店买的,不如广式腊肠鲜美,总感觉没有想象得好,或许下次再试一下好吃的腊肠,比如欧式腊肠。 鉴于做得紫苏焖鸭太难吃,所以没拍图片。虽然某人大度地说,当然算是新菜,但我还是有点自知之明,对于承诺,也不能胡弄主动提出来让腊味土豆饼算一个,先上图。如果接下来有时间,或许这个腊味土豆饼也不算了。